跳转至

物理内存管理:连续内存分配

计算机体系结构:

基本硬件结构: CPU(程序执行处),内存(放置了代码和处理的数据),设备(I/O)

内存的层次结构:

CPU的数据放的位置,寄存器和CACHE都在CPU内部,速度快容量小,主存(物理内存)放操作系统本身和应用,通过交换/分页和磁盘交互,将永久保存的数据放到磁盘中(虚拟内存),慢而容量大,5ms寻道时间。

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

  • 抽象,逻辑地址空间;
  • 保护,独立地址空间;
  • 共享,访问相同内存;
  • 虚拟化,更多的地址空间,对应用程序透明

操作系统中采用的内存管理方式

  • 重定位
  • 分段
  • 分页
  • 虚拟存储
  • 目前多数系统(如 Linux)采用按需页式虚拟存储

实现高度依赖硬件

  • 与计算机存储架构紧耦合
  • MMU (内存管理单元): 处理CPU存储访问请求的硬件

地址空间与地址生成

地址空间的定义

  • 物理地址空间:硬件支持的地址空间
  • 逻辑地址空间:一个运行的程序所拥有的内存范围

逻辑地址生成

01

进程运行的基本原理

指令的工作原理

CPU按照程序段的指令去内存某个位置存取数据,一条指令由操作码+若干参数组成 编译生成的指令中一般使用逻辑地址

从写程序到程序运行

● 编辑源文件

● 编译

源代码文件(.c)生成目标模块(.o),将高级语言翻译为机器语言 每一个目标模块都具有独立的逻辑地址 0-xxx

● 链接

目标模块生成装入模块(可执行文件,如.exe),链接完成使得各模块形成整体的链接地址

● 装入(载)

将装入模块装入内存运行,装入后形成物理地址

三种链接方式

● 静态链接

装入前链接成一个完整模块

● 装入时动态链接

运行前边装入边链接

● 运行时动态链接

运行时需要什么模块才装入并链接

地址重定位的三种装入方式

为了使编程更方便,程序员写程序时应该只需要关注指令、数据的逻辑地址。而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

的转换(这个过程称为地址重定位)应该由操作系统负责,这样就保证了程序员写程序时不需要关注

物理内存的实际情况。

● 绝对装入

编译时产生绝对地址,只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(那时候还没有操作系统,编译器负责实现)

● 可重定位装入(静态重定位)

编译链接后的装入模块地址是逻辑地址,装入时进行重定位,将指令中逻辑地址+装入的起始物理地址得到真实的物理地址 一个作业装入内存时,必需分配其要求的全部内存空间,内存不够就不能装入 作业一旦进入内存,运行期间就不能再移动,也不能再申请内存空间,因为地址都写死了 早期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使用

● 动态运行时装入(动态重定位)

运行时才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,需要设置重定位寄存器(或者叫基址寄存器) 允许程序在内存中发生移动,而且程序可以分配到不连续的储存区,也支持动态申请内存 只需装入部分代码即可投入运行,可以向用户提供一个比存储空间大得多的地址空间 现代操作系统使用

内存保护

内存保护可采取两种方法:

方法一:

在CPU中设置一对上、下限寄存器,存放进程的上、下限地址。进程的指令要访问某个地址时,CPU检查是否越界。

方法二:

采用重定位寄存器(又称基址寄存器)和界地址寄存器(又称限长寄存器)进行越界检查。

重定位寄存器中存放的是进程的起始物理地址。界地址寄存器中存放的是进程的最大逻辑地址。

连续内存分配管理方式

连续分配:指为用户进程分配的必须是一个连续的内存空间。

单一连续分配

02 在单一连续分配方式中,内存被分为系统区和用户区。在单一连续分配方式中,内存被分为系统区和用户区。系统区通常位于内存的低地址部分,用于存放操作系统相关数据;用户区用于存放用户进程相关数据。内存中只能有一道用户程序,用户程序独占整个用户区空间。

优点:实现简单;无外部碎片;可以采用覆盖技术扩充内存;不一定需要采取内存保护(eg:早期的PC 操作系统MS-DOS)。

缺点:只能用于单用户、单任务的操作系统中;有内部碎片(分配给某进程的内存区域中,如果有些部分没有用上,就是“内部碎片”);存储器利用率极低。

固定分区分配

03

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支持多道程序的系统,为了能在内存中装入多道程序,且这些程序之间又不会相互干扰,于是将整个用户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分区,在每个分区中只装入一道作业,这样就形成了最早的、最简单的一种可运行多道程序的内存管理方式。

分区大小相等:缺乏灵活性,但是很适合用于用一台计算机控制多个相同对象的场合(比如:钢铁厂有n个相同的炼钢炉,就可把内存分为n个大小相等的区域存放n个炼钢炉控制程序)

分区大小不等:增加了灵活性,可以满足不同大小的进程需求。根据常在系统中运行的作业大小情况进行划分(比如:划分多个小分区、适量中等分区、少量大分区)

操作系统需要建立一个数据结构——分区说明表,来实现各个分区的分配与回收。每个表项对应一个分区,通常按分区大小排列。每个表项包括对应分区的大小、起始地址、状态(是否已分配)。

04

当某用户程序要装入内存时,由操作系统内核程序根据用户程序大小检索该表,从中找到一个能满足大小的、未分配的分区,将之分配给该程序,然后修改状态为“已分配”。

优点:实现简单,无外部碎片。

缺点:a. 当用户程序太大时,可能所有的分区都不能满足需求,此时不得不采用覆盖技术来解决,但这又会降低性能;b. 会产生内部碎片,内存利用率低。

动态分区分配

动态分区分配又称为可变分区分配。这种分配方式不会预先划分内存分区,而是在进程装入内存时,根据进程的大小动态地建立分区,并使分区的大小正好适合进程的需要。因此系统分区的大小和数目是可变的。

05

把一个新作业装入内存时,须按照一定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,从空闲分区表(或空闲分区链)中选出一个分区分配给该作业。由于分配算法算法对系统性能有很大的影响,因此人们对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。

动态分区分配又称为可变分区分配。这种分配方式不会预先划分内存分区,而是在进程装入内存时,根据进程的大小动态地建立分区,并使分区的大小正好适合进程的需要。因此系统分区的大小和数目是可变的。

动态分区分配没有内部碎片,但是有外部碎片。

内部碎片,分配给某进程的内存区域中,如果有些部分没有用上。

外部碎片,是指内存中的某些空闲分区由于太小而难以利用。

如果内存中空闲空间的总和本来可以满足某进程的要求,但由于进程需要的是一整块连续的内存空间,因此这些“碎片”不能满足进程的需求。可以通过紧凑(拼凑,Compaction)技术来解决外部碎片。

碎片整理

06

07

伙伴系统

伙伴系统的实现

08

**数据结构:**空闲块按大小和起始地址组织成二维数组,初始状态:只有一个大小为2的U次方的空闲块

**分配过程:**由小到大在空闲块数组中找最小的可用空闲块,如空闲块过大,对可用空闲块进行二等分,直到得到合适的可用空闲块

09

10

参考资料:
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uddy_memory_allocation